• <noscript id="uww4y"><kbd id="uww4y"></kbd></noscript>
  • <td id="uww4y"><kbd id="uww4y"></kbd></td>
  • <table id="uww4y"></table>
  • <td id="uww4y"><kbd id="uww4y"></kbd></td>

    歡迎來到工程機械品牌網!

    新聞資訊
    • 全部
    • 新聞資訊

    不到一年,總書記再次考察工程機械企業,自主創新仍是主話題


    發布時間:2021-04-27 16:26

    來源: 工程機械品牌網

      新華社消息,4月26日下午,正在廣西柳州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了解企業改革創新、制造業發展情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更是重中之重。他強調,高質量發展,創新很重要,只有創新才能自強、才能爭先,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要堅定不移、再接再厲、更上層樓。

      柳工集團創建于1958年,是中國機械工業百強企業。

      這里誕生了中國第一臺輪式裝載機Z435,如今擁有挖掘機械、鏟運機械、農業機械等13大類整機產品線。在全球建有20個制造基地,市場客戶遍及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裝載機全球銷量第一。

      習近平總書記上一次考察工程裝備企業,是在去年9月17日,兩次考察的時間間隔不到一年。

      在這兩次考察中,總書記多次強調了“自主創新”。

      “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國之重器必須立足于自己。”總書記的這句話,如此振奮人心,對于整個工程機械行業來說,亦再一次為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毋庸置疑,創新是企業經營最重要的品質,也是企業今后爬坡過坎必須要做到的。“關鍵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對于柳工而言,自主創新已深深烙印在了企業發展的軌跡當中。

      截至目前,柳工已擁有1300多人的研發團隊,設有5個海外研發中心。

      其中,2015年6月建成的柳工集團全球研發中心,是行業首家獲批的國家級技術中心,先后獲專利761件,其中發明專利189件。

      在過去的2020年里,柳工在研發方面共計投入約5.19億元,同比增長12.01%。“公司視創新為企業的生命線,大力推進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柳工方面如是說道。

      同年,柳工智能技術如雨后春筍般對外發布。其中, 5G 遙控裝載機、智能鏟裝裝載機在經過一系列試驗驗證后,正式推向市場,在惡劣工況下取代人工作業,提高作業效率。

      2020年,柳工共承擔政府科技項目 30 余項。其中承擔工信部綠色制造系統集成項目 1 項,且已通過驗收,參與的科技部 863 項目亦已通過驗收。

      今年,柳工主導和參與編制將近 20 項國標/行標/團體標準。其中電動液壓挖掘機系列標準為工程機械行業首家主導編制單位。

      自主創新使得柳工這樣一家60多歲的“老企業”,再一次以年輕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扛起制造業創新大旗,柳工未來發展之路勢必越走越順暢。

      其實不只是柳工,當前的工程機械行業,正歷經著一輪周期性增長。不同的是,這一輪增長韌性更足。

      經過近五年的高速發展,工程機械行業更清晰地認識到,自主創新在延續企業活力中所扮演的角色。

      大國重器,不止在于外表之大,其更深刻的內涵意義,還在于通過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使冰冷的“大塊頭”能夠在中國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從徐工700噸液壓挖掘機,到中聯重科全球最大上回轉式塔機W11000-450,從4000噸級履帶吊,到國產盾構機不斷刷新各項記錄......

      每一項核心技術攻克,都為中國制造業在全球市場爭得更多的話語權。

      當然,在主機強,配套弱,大量配套零部件都要依靠國外進口的局面下,我國工程機械的創新之路還有很長的路走。

      好在,包括柳工、中聯重科、徐工、三一等在內的工程裝備企業們,正將目光更多地投入到配套短板。

      大量的研發資金投入,更多的技術人才加入,我們有理由相信,工程機械的未來是一片廣闊藍海。

     

    (責任編輯:彭保勝)



    關鍵詞: 創新,工程,其中,研發,自主,全球,機械行業,考察,柳工

    相關下載

    熱點專題

    點擊排行

    點擊排行

    国产人伦激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