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天!1.5萬多公里!出差南極是什么體驗?
發布時間:2022-05-17 10:19
來源: 柳工
“歡迎南極勇士回家!”5月14日上午10點25分,在柳工常州機械有限公司為兩位舉行了簡單而熱烈的歡迎儀式。辦公樓前,廖育聯的妻子抱著兒子早早開始等待,“他出發的時候,二寶才幾個月,現在都快兩周歲了。”
5月15日,來自柳州柳工挖掘有限公司的韋蘇彬也已返回柳州與家人團聚。
作為考察隊的車輛機械師,廖育聯、韋蘇彬分別負責中山站、長城站所有機械設備的操作、維修與保養。在南極的極端氣候條件下,這些工作半點馬虎不得。“在極端工況下作業,既是對產品品質的檢驗,同時也是柳工與國際品牌的較量。”廖育聯說。
2021年11月5日,柳工大型挖掘機、大型礦卡首次登陸南極,“大國重器”再顯擔當。其中,柳工956EHD挖掘機是迄今為止參與中國南極科考噸位最大的挖掘機。針對南極的特殊環境,柳工還特別研發加裝了低溫包,以應對低溫、強風、干燥等極端條件,作業功能也進行全面升級。
南極科考,考驗的不僅是是設備,還有人,這是一道關乎身體、心理的多維度考題。“中山站平均氣溫在零下20度左右,風吹過來像刀子在刮,紫外線還特別強。”廖育聯說,隊員們外出要涂抹防曬霜,戴上面罩、防護眼鏡。僅是把挖掘機從中山站開到10多公里外位于冰蓋上的出發基地,就耗時3小時,更別說那些需要位移的設備,一個鎖扣有的就有幾十斤重……
“自1984年首次南極考察至今,一代又一代中國科考隊員奔向地球最南端。五星紅旗一直在南極飄揚,見證著祖國的不斷崛起、不斷強大,向世界宣示著中國智慧、中國力量與中國能力。”每每想到這些,廖育聯倍感驕傲和自豪。
為期532天的科考之旅中,廖育聯、韋蘇彬把青春與夢想、奮斗與榮光,書寫在了距離祖國1.5萬多公里的冰天雪地里。
作為中國極地科考使用種類、數量(臺套)最多的工程機械品牌,柳工已連續十四載助力國家極地科考事業,先后提供了裝載機、挖掘機、起重機、滑移裝載機、登高車等工程機械產品和二十余名工程師參與極地科考事業。
(責任編輯:朱玲)
相關下載
逐夢非洲,攜手同行!山河智能亮相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
2023-06-30
第三屆中非博覽會在長沙開幕,中聯重科“有朋自遠方來”
2023-06-30
中鐵裝備亮相(首屆)廣州大灣區國際軌道交通產業發展論壇暨展覽會
2023-06-30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