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周年·奮斗篇】從拓荒到引領,柳工裝載機的創新自強之路
發布時間:2023-04-03 09:17
來源: 柳工機械
起步于20世紀60年代的柳工裝載機,不僅是中國裝載機的拓荒者,更是中國工程機械領域民族品牌的一面旗幟。時代的大潮奔騰不息,時間見證著柳工裝載機翻飛騰躍的每一朵浪花。幾十年來,柳工裝載機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創造中國裝備制造業一個又一個奇跡:中國第一臺輪式裝載機Z435、 第一臺鉸接式裝載機Z450;全球首臺高原型輪式裝載機ZLG50G;第一臺商用5G智能遙控裝載機;行業率先首發無人駕駛裝載機,首臺電動裝載機856E-MAX銷往海外……柳工裝載機從零起步、由弱到強,從裝配集成到自主研發,從“引進來”到“走出去”,不斷書寫行業發展新篇章。
01 技術引領 提升核心競爭力
2021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柳工時強調,只有創新才能自強、才能爭先,要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道路,把創新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用技術破局、用產品領先、用市場說話,懷揣產業報國理想的柳工人從未停止過技術創新和品質提升的步伐。
時間回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柳工研發團隊歷時兩年時間向青藏高原這種極端的施工環境發起了挑戰,從-50℃到-15℃,從光照強烈的白天到寒風凜冽的黑夜,循環往復做著低溫試驗,研制成功了我國也是世界上第一臺高原型特種裝載機ZLG50G, 征服上千公里的崎嶇“天路”。如今,柳工裝載機不僅征服了高原,還登上了極地,助力國家科考……柳工人用每一步、每一天的努力,向夢想遠征。
面向碳達峰、碳中和的國家戰略要求,柳工持續引領行業電動化轉型。“哪怕不吃飯不睡覺,也要把高原電動裝載機開到川藏鐵路去!”時任柳工裝載機業務副總經理兼裝載機研究院院長的朱斌強帶領團隊立下了軍令狀。2020年,裝載機研發團隊攻克了電驅動系統匹配、電驅系統極端低溫高溫環境應用、電驅平臺5G遠程遙控等30多項技術難關,僅用6個月時間,快速研發出856E-MAX電動裝載機,創造了柳工史上的開發速度神話,更強勢出海,成為了國內首批出口海外的電動裝載機品牌。由柳工主導起草、編制的電動裝載機行業標準,填補了全球行業空白。
從誕生之日起,柳工裝載機從核心零部件、新技術、工藝流程等入手,攻克一個個難題,逐步建立起了自主可控的全價值鏈研發制造體系,如今柳工裝載機90%以上核心零部件實現自主研發制造。柳工率先開展工程機械聲品質研究,搭建了NVH 數據庫平臺,并推出了大型商用電動化裝載機消音系統;同時推出裝載機新型定變量系統、液壓制動系統、流量放大系統、行星箱電控換擋技術、電裝智能管家等20多項技術。
多年來,柳工裝載機始終在創新發展道路上孜孜以求、行穩致遠,憑借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數度引領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風向。
02 主動出擊 打造行業新標桿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高屋建瓴,振聾發聵。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高屋建瓴,振聾發聵。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智能制造升級這一加速器。1966年中國第一臺輪式裝載機Z435 在柳工試制成功,此后第一臺鉸接式輪式裝載機等一個又一個中國工程機械“零的突破”由柳工創造,通過技術引進,消化吸收,柳工也順利推出了ZL50C 這一號稱“銷量之王”的當家產品。但同時,柳工也感受到了在核心、關鍵、新進技術上受到的掣肘。由此,柳工下定決心要將創新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000年左右,國產工程機械被國際大牌逼到了墻角,市場份額被極度擠壓。2001年,柳工主動出擊,智能化改造升級被提上日程。經過潛心研究和大量時間、精力、財力的投入,如今,在裝載機制造工廠里可以看到,AGV 無人搬運車根據設定線路運送零部件,工業機器人正在焊接和涂裝結構件,每15分鐘至20分鐘就有一臺裝載機下線。
“裝載機燈塔工廠建好后,生產效率還會大幅提高40%以上。”裝載機制造工廠黨支部書記彭盛說到。柳工裝載機燈塔工廠項目既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重要指示要求,也是推動柳工制造智能化升級的關鍵舉措。自動化、智能化設備投資占比超過60%,將全面提升工廠自動化、智能化水平,運營成本降低15%,產品制造周期減少40%,設備綜合利用率提升40%,直接勞動生產效率提高22%,能實現年產3萬臺整機的規模。預計“燈塔工廠”一期項目將于上半年正式投產,用智慧的數據革新工業,走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騏驥筋力成,意在萬里外。從2018年7月29日,柳工在研發中心測試場宣告無人駕駛時代來臨,到如今,柳工智能遙控裝載機已成功實現2000公里以外的遠程操控;從2020年柳工電動裝載機立項到856EMAX成功征服川藏鐵路和礦山、港口等多個極限工況,并強勢出海,柳工裝載機的電動化、智能化基因已全面滲透:電動裝載機席卷全球低碳潮流、引領行業標準制定和行業變革,無人駕駛裝載機率領工程機械行業進入智能化發展新紀元。
未來,柳工裝載機將以習近平總書記“把新一代人工智能作為推動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驅動力量,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前瞻性戰略為指引,全面運用工業4.0的前沿技術,用數據化支撐業務改善,實現制造全面智能化,將柳工打造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裝備制造企業。
03 傳承經典 創造未來
柳州工業博物館里,一臺明黃色的柳工Z435 輪式裝載機伏在一隅,像勇士暮年時卸下的鎧甲,寫滿歲月的痕跡。締造這臺設備的人們,不僅是中國裝載機的拓荒者,更為中國裝載機產業乃至中國工程機械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技術、人才以及管理基礎。篳路藍縷的開拓者們,將制造國產裝載機的序幕徐徐拉開,從此奏響一曲自主創新的長歌,旋律生生不息。
2002年4月,柳工人用激情、智慧和勇氣上演了一場與自己抗爭、與市場賽跑的“奮戰899”大戲,創造了月產899臺裝載機的奇跡,鑄就了柳工歷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
“紅旗能扛多久?”面對疑問,2019年10月25日,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高級副總裁文武在裝載機業務群組織運行動員大會上用極具震撼力和感染力的演講,凝聚團隊共識,統一思想,開啟了柳工裝載機變革的大幕。
2020年伊始,在疫情的大考下,柳工裝載機秉承“899”精神,第一時間啟動復工復產,出臺疫情應對策略;同時,柳工裝載機實施系統性變革和重構,通過打造面向客戶與快速響應市場的組織、業務流程重構、產業鏈組織的融合協同,形成合作共贏的生態圈。
柳工最新款電動裝載機在港口作業
2021年,柳工裝載機斬獲全球銷量及銷售額雙料第一;柳工856EMAX電動裝載機先后斬獲中國工程機械年度產品TOP50 技術創新金獎、TOP50 新能源金獎,成為首個電動裝載機“雙料冠軍”;柳工首屆“11·26”全球客戶節現場,無人駕駛裝載機作為業內首發亮相,在工程機械智能施工機器人領域的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2022年柳工裝載機國內占有率保持行業第一,銷量榮冠全球。
“乘勝出擊,絕對第一!”2023年,柳工裝載機正圍繞盈利增長、業務增長、能力成長,穩步推進21個重點項目。用創新變革、科技引領、持續精進的精神重新標注了“899”精神,也豐富了柳工裝載機持續進化的動力源。
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柳工人為裝載機進化論的每一個章節都提供了最生動的樣本,拓荒、破局、飛躍,每一字符都迎來了春暖花開。無論是泥濘不堪的灘涂、坎坷不平的石場、崎嶇險峻的礦山,還是風吹日曬的荒原、冰天雪地的南極,柳工裝載機征服了各種復雜的工況,用實力詮釋著“經典強悍,智載未來”的品牌內涵。
柳工裝載機將繼續堅持客戶至上,勇立技術潮頭,以創新驅動未來,積極拓展國內及海外市場,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為提升和推動中國工程機械產品技術創新升級,引領工程機械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休魚)
相關下載
逐夢非洲,攜手同行!山河智能亮相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
2023-06-30
第三屆中非博覽會在長沙開幕,中聯重科“有朋自遠方來”
2023-06-30
中鐵裝備亮相(首屆)廣州大灣區國際軌道交通產業發展論壇暨展覽會
2023-06-30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