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龐源再立標桿!全國首個5G智慧工地塔機大臂成功分離
發布時間:2021-03-03 09:00
來源: 工程機械品牌網
作者: 本刊編輯部
作為智能建造、綠色建造、精益建造的標桿項目,中建一局京東集團總部二期項目是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探索5G智慧工地、推進新型建造方式、挖掘新基建潛能的經典之作。
該工程積極探索5G+AI+AR智慧工地的智慧化管理新模式,并將通過5G技術助力智慧工地應用升級,不斷實現遠程“云監工”、機械設備安全智慧管理、現場AI激光實測實量機器人等創新應用,為項目質量、安全管理保駕護航,得到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工程師李如生、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司副司長王英姿和中建股份總工程師毛志兵等領導專家的充分肯定。
近日,京東集團總部二期項目由北京龐源機械提供租賃、安拆服務的中聯重科D2000—84Q型和D1400—84型兩臺大型塔機圓滿完成工程任務,進入塔機拆除階段。
春節前,D1400塔機全部結構安全拆除落地,春節過后,拆除難度更具挑戰的D2000-84Q大型塔機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
2月28日,在蒙蒙細雨中,D2000-84Q最重的結構部件——重達40噸的塔機大臂成功地在百米高空與塔機主結構分離,由一臺450噸履帶吊平穩吊運至地面,為塔機主體結構拆除開了個漂亮的好頭。
“要求我們每一個環節、每一個信號、每一個動作、每一個位置都不能有一點點差錯,必須準確無誤,真是太折磨人了。”和塔吊打了40年交道的北京龐源機械總工程師鐘曉滄說道。
鐘曉滄在上世紀80年代從哈建工起重機械專業本科畢業后就進入北起廠,親歷了波坦塔機的技術引進、轉化、供應鏈、加工制造乃至標準制定的全過程。15年的塔機研制技術工程師資歷,再加上在塔機租賃、管理、技術方案、安拆以及新科技應用等領域的不斷深造,鐘曉滄是北京塔機圈里為數不多科班出身的“老司機”。他選擇在60歲生日當天依然堅守在塔機拆除一線指導工作,是他多年來的工作習慣使然,也足以見得京東二期工程塔機安拆的難度之大。
京東集團總部二期項目結構特點是框架核心筒,局部鋼結構,吊裝鋼結構的最大單體重量為41噸,構件起吊回轉半徑達40米。北京龐源機械根據現場場地情況、工期情況、及成本情況對使用新立塔吊與使用履帶兩種方案的對比分析,與項目部建議并商定最終選用新立塔吊方案,并且只有最大起重量80噸及以上的塔吊才能滿足現場施工需求。
中聯重科D1400和D2000是在2015年前后,針對能源、橋梁和大型場館等重型構件吊裝開發設計的經典錘頭塔機機型,與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的D1250以及D2500一道,突破超長重載臂架設計與制造技術,使我國超大型塔機核心技術躍居國際領先水平。如今,這兩臺經典的錘頭塔機已經逐漸被更具性價比和實用性的平頭塔機T1200和T2200所超越。
工程現場地庫頂板已封頂,在地庫頂板上安裝塔吊只能做非標底架形式,將塔吊根部載荷過渡傳遞到結構柱和結構梁。而最大起重量達到84噸的D2000-84Q塔機基礎要安裝在地庫頂板上,在建筑結構內部實現錨固,在結構內部高立高拆,并且塔機最大部件重量達40噸,一系列難題擺在北京龐源機械技術團隊面前。
不僅如此,在框架核心筒狹小空間內,既要實現結構內部的盲吊,還要對建筑成品結構進行保護,這就要求塔吊拆除方案不僅要做到合理、高效、安全,同時也要綜合考慮為項目節約成本,減少施工影響。“本著對項目負責和對工程負責的態度,塔機方案選型之初就必須要考慮拆除方案。”鐘曉滄表示,“根據場地環境,我們選用450噸履帶吊,不僅施工進度得到保障,塔機拆除成本也得到了控制。”
“咚、咚、咚......”拆裝工人在百米高空用大錘擊打大臂銷軸,聽到這熟悉的聲音,鐘曉滄和管理及安拆團隊陳明純、冷文俊、白龍等人懸著的心落下了一半。多年來在塔機安拆現場的豐富經驗,使得他們憑借敲擊銷軸的聲音,就可以清楚判斷出拆除進展順利與否。
隨著塔吊大臂銷軸被抽出,450噸履帶吊桁架臂緩緩擺動,重達40噸的塔吊大臂在牽引繩的引導下,逐漸平移、下降,最終穩穩降落在既定位置。
塔吊大臂順利拆除,標志著拆除工程最難啃的一塊骨頭已經被拿下。接下來的十幾天里,塔吊配重、起升機構、撐架總成、平衡臂、回轉總成、過渡梁、爬升架、標準節和底架梁等結構部件環環緊扣陸續拆除專場,其中還要經歷一次履帶吊轉換工況,無論是在時間上,還是耐心上,北京龐源機械塔吊拆除團隊仍將要面臨不小的考驗。
(責任編輯:茶幾)
相關下載
逐夢非洲,攜手同行!山河智能亮相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
2023-06-30
第三屆中非博覽會在長沙開幕,中聯重科“有朋自遠方來”
2023-06-30
中鐵裝備亮相(首屆)廣州大灣區國際軌道交通產業發展論壇暨展覽會
2023-06-30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