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聯播》頭條聚焦鐵建重工,聚力攻克“卡脖子”技術難題
發布時間:2021-03-22 09:40
來源: 鐵建重工
3月20日,央視《新聞聯播》頭條播出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貫徹新發展理念 推動高質量發展】主題報道,聚焦湖南創新發展。其中以鐵建重工為例,介紹了湖南工程機械在補短板鍛長板,解決“卡脖子”難題方面取得的新突破和新成果。
央視《新聞聯播》(部分)
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強調,要有序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發展優勢產業,著力筑牢產業基礎,推動產業鏈現代化,關鍵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要堅定不移把制造業和實體經濟做強做優做大。
牢記總書記囑托,制造業大省湖南聚焦補短板鍛長板,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
依托傳統優勢產業工程機械,湖南成為我國重要的工程機械產業基地,然而長期以來,部分核心零部件材料始終受制于人。拿掘進機來說,刀具就是它的牙齒,隧道掘進靠的就是這個施工利器,可是過去卻長期依賴進口。
鐵建重工基礎技術研究設計院院長廖金軍在節目中接受采訪時說,這類專門針對極硬巖地質量身打造的滾刀,具有大尺寸、高性能、長壽命的特點,進口的刀具一把價格就要十幾萬,整個算下來施工成本非常高。一旦刀具損壞了,在沒有備份刀具的情況下,更換一把刀一等就要半年,嚴重影響施工掘進的效率。
補短板,解決像掘進機刀具這樣的“卡脖子”難題,湖南省相關部門多方走訪調研,一一列出清單,以重大需求和問題為導向,開始下大力氣實施重大科研項目,一事一立項。
2019年,湖南劃撥財政資金5300萬元開展了“超級地下工程智能成套裝備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科研攻關,專門攻克極硬巖掘進機的技術難題。鐵建重工等產學研用聯合攻關,一舉突破了關鍵技術,實現極硬巖滾刀完全國產化,填補國內技術空白。
央視總臺記者李艷君在節目中介紹,今年1月底,裝配新技術的鐵建重工TBM在一項重大工程中獨頭掘進了17公里,創同類產品最長獨頭掘進距離的新紀錄。
(責任編輯:彭保勝)
相關下載
逐夢非洲,攜手同行!山河智能亮相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
2023-06-30
第三屆中非博覽會在長沙開幕,中聯重科“有朋自遠方來”
2023-06-30
中鐵裝備亮相(首屆)廣州大灣區國際軌道交通產業發展論壇暨展覽會
2023-06-30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