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建筑大熱 推動工程機械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1-03-29 10:10
來源: 工程機械品牌網
作者: 彭保勝
你能想象有朝一日建房子可以像搭積木一樣簡單嗎?這就是幾年來迅猛發展的“裝配式建筑”。裝配式建筑是指建筑物的部分或全部構件在工廠生產加工后,運輸到施工現場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進行連接拼裝而成的建筑。
相較于傳統的建筑方式,裝配式建筑可以大幅提升勞動生產率,提高建筑質量工程安全性,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裝配式建筑比傳統方式的進度快30%。此外,節能降耗優勢也很明顯,據天風證券研究所數據顯示,裝配式建筑相對于傳統的現澆模式,減少了70%的建筑垃圾排放,節約木材60%,也大大降低了施工現場的粉塵和噪音污染。因此,近年來裝配式建筑成為了建筑業的新寵兒,國家和地方紛紛出臺相關措施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通報了2020年度全國裝配式建筑發展情況。2020年,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開工裝配式建筑共計6.3億㎡,較2019年增長50%,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約為20.5%,完成了《“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確定的到2020年達到15%以上的工作目標。
據住建部通報,2020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推進地區新開工裝配式建筑占全國的比例為54.6%,其中 上海市新開工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為91.7%,為全國最高。浙江省住建廳3月19日公布的關于《2021年全省建筑工業化工作要點》的通知顯示,今年是浙江省將實現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8000萬平方米以上,可以預見裝配式建筑在未來一段時間將繼續保持高速發展,并對其上下游產業產生巨大影響。
裝配式建筑東風襲來 工程機械迎發展良機
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對工程機械行業的成長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裝配式建筑中,樓板、樓梯、陽臺、墻面等大部分預制件都在工廠提前生產,運到施工現場直接用塔機等起重設備進行安裝。因此,裝配式建筑首先對塔機與PC構件兩個領域產生巨大的影響。
裝配式建筑的PC構件單件重量遠高于傳統建筑部件,對塔機起重量要求大幅提高。隨著裝配式建筑產業的快速發展,未來預制構件集成度越來越高,也加速了塔機設備的迭代速度。從國內發展領先地區以及國外成熟產業發展經驗來看,未來隨著裝配式建筑的滲透,塔機向中大型發展是必然趨勢,塔機市場因為裝配式建筑的強力需求迎來結構上(從小型向中大型轉化)和數量上(需求中長期健康發展)的雙重增長。
面對裝配式建筑對塔機市場需求的影響,制造商和租賃商迅速做出了反應。譬如中聯重科便是早早抓住行業發展新趨勢,研制出了適用于裝配式建筑施工的PC系列平頭塔機產品,其中型號為T7525的PC平頭塔機剛一下線便受到市場的高度青睞,在北京冬奧會國家速滑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標志性建筑的建設過程中大顯身手。
中聯重科PC平頭塔式起重機
龐源租賃作為國內最大的工程機械設備租賃企業,其塔機設備在裝配式建筑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其用于裝配式建筑的塔機數和噸米數快速增長。據龐源租賃3月5日發布消息稱,龐源租賃用于裝配式建筑的塔機從2016年初的26臺累計6727噸米,發展到目前1718臺累計376341噸米,增長極為顯著。
按照2025年裝配式建筑滲透率30%計算,預計2025年我國裝配式建筑面積將達到7億平米以上,需要的大中型塔機約8-9萬臺,市場存量的大中型塔機只有2萬臺(占現在40萬臺存量的比例僅5%),因此市場對大中型塔機的需求存在較大缺口,塔機行業有望持續受益。
除了塔機以外,在裝配式建筑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下,PC構件也將成為主流趨勢。裝配式建筑結構主要包括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和現代木結構三大類。目前,裝配式建筑依然以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為主。數據顯示,從2013到2018年,我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的整體預制率由3.3%上升到28%,PC構件市場規模也從3億元增長至110億元,復合增速高達106%。
在國家政策鼓勵下,裝配式建筑面臨將迎來極佳的發展機遇,PC構件也勢必迎來大發展。各大企業更是早早規劃布局以占據先發優勢。3月1日,遠大住工是國內最大的PC構件和PC生產設備制造商,其3月1日發布的2020年度報告顯示,2020年遠大筑工實現營業收入26.14億元,其中,PC構件制造業務收入達24.19億元。盡管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建筑業的影響較大,但遠大住工PC構件業務訂單依然實現了逆勢增長,新簽合同40.91億元,同比增長31.7%。
河南重泰建材是河南省漯河市一家主打環保型商砼產品的企業,被當地同行一致認為是“河南商砼界的標桿型企業”。盡管目前裝配式建筑在漯河市還遠未成熟,但重泰建材的產業鏈早已延伸到了PC構件領域,“將PC構件項目融入到重泰建材未來的發展生態。”其總經理羅軍明表示,要有計劃的對市場進行培育。
多重利好因素 裝配式建筑前景廣闊
今年兩會上,裝配式建筑再次成為關鍵詞。全國人大代表、中南集團董事局主席陳錦石提出建議,要大力推行預制裝配式建筑,不斷提升裝配式建筑的標準化水平與技術水平。此外,還需要在政策上進一步提升裝配式建筑占比,開辟綠色通道,建立激勵政策扶持建筑工業化項目。95后全國人大代表、中建五局總承包公司質量管理員鄒彬也在兩會建言,提出進一步推進裝配式新興產業升級發展。
此外,在2020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被確認為八大重點工作任務之一,會議提出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在“碳中和”背景下,裝配式將得到更大的政策支持。中信證券研究表示,建筑行業作為主要的碳排放來源,推進綠色建筑將成為建筑行業在“碳達峰”下的發展主題。相較于現澆,裝配式建筑在施工階段可減排10%-20%,全生命周期下裝配式建筑技術有望減排超40%,可以預計裝配式有望在“碳中和”背景下獲得更大力的政策支持。
同時人口紅利消失疊加裝配式產業鏈成熟,阻礙裝配式長期推廣的成本因素有望消除。隨著人口紅利消失,未來建筑行業的人工成本持續上行,現澆相較于裝配式的成本優勢正逐漸縮小。此外,裝配式產業鏈正逐步成熟,目前已有國家級/省級裝配式產業基地328/908 個,隨著構件廠商產能利用率提升,生產成本持續下行。考慮人工成本增長以及構件單位成本的下降,預計各類型PC 裝配式建筑或將在2024年實現成本與現澆持平,阻礙裝配式長期持續推廣的成本因素有望消除。
從宏觀層面來看,2020年我國裝配式建筑開工面積6.3億平米,占新建建筑比例僅20.5%,對比國務院規劃的滲透率(30%)仍有較大空間,對標國際發達國家,我國裝配式建筑的比例仍有4倍滲透空間。目前大多數省市均制定了“十四五”期間裝配式建筑的發展規劃,如《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的意見》中提出,到2025年,全省培育50個以上省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3到5個省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園區,產能達到5000萬平方米,裝配式建筑占到新建建筑面積的30%,基本形成立足安徽、面向長三角的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
裝配式建筑施工現場
在政府“看得見的手”和市場“看不見的手”的雙重推動下,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框架不可謂不廣闊,而在此背景下,不僅塔機和預制PC構件將迎來市場擴張和產業升級,應用于傳統建筑工程中的其他工程機械設備也將受到影響,從而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總體而言,工程機械行業可以裝配式建筑為載體,協同推進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促進工程機械產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彭保勝)
相關下載
逐夢非洲,攜手同行!山河智能亮相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
2023-06-30
第三屆中非博覽會在長沙開幕,中聯重科“有朋自遠方來”
2023-06-30
中鐵裝備亮相(首屆)廣州大灣區國際軌道交通產業發展論壇暨展覽會
2023-06-30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