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uww4y"><kbd id="uww4y"></kbd></noscript>
  • <td id="uww4y"><kbd id="uww4y"></kbd></td>
  • <table id="uww4y"></table>
  • <td id="uww4y"><kbd id="uww4y"></kbd></td>

    歡迎來到工程機械品牌網!

    新聞資訊
    • 全部
    • 新聞資訊

    月度建安投資超10億元 亞洲最大地下綜合交通樞紐打造“副中心速度”


    發布時間:2021-04-16 15:39

    來源: 《建設機械技術與管理》雜志

      在北京市公布的2021年“3個100”市重點工程計劃,總投資達1.3萬億元。而在備受關注的站城一體化交通樞紐10個重點項目中,北京城市副中心就占到4個。

      作為北京市2020年招標額最大單體工程,地上建筑面積達139萬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達128萬平方米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總造價約246.2億元,秉承“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的理念,項目建成后將成為生態綠色、舒適宜人、站城一體的門戶型交通樞紐典范,并成為亞洲最大的地下綜合交通樞紐。

     

    建設標段合同體量巨大

      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于2020年開工建設,土建施工分為三期,總工期約5年,預計2024年底具備通車條件。

      2020年7月20日,中鐵建設作為牽頭單位,聯合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和北京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組成聯合體,中標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01標段,合同金額72.78億元。由北京城建集團等單位組成的聯合體中標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02標段,項目建設規模36.3萬平米,中標額約65.9億元。包括北京住總集團中標的03標段在內,北京城建集團在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中標額超過百億元。

     

    出土量相當于七個北京昆明湖

      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鐵路核心區最大埋深約32.9米,西咽喉最深約45米,地下總建筑面積約128萬平方米,出土量將達到 1400萬立方米,相當于七個北京昆明湖大。而即便是在如此龐大的地下城,陽光仍然可以通過采光天窗照到候車廳,候車乘客在獲得更高舒適度的同時,還可以清晰看到列車的到達情況,平面分層、豎面分區、人車分流、安檢互認,也將帶給旅客一流的換乘體驗。

     

    單日建安投資超4000萬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成介紹,該項目屬于“超深、超大”地下空間結構施工,面臨著組織難、安全風險高等嚴峻挑戰,為確保工程進度按期推進,參建各方集思廣益、共同發力,組建專家團隊專題攻關,召開了專家論證會,組織技術攻關,制定專項施工方案,優化施工組織、強化資源配置,還實行了“人員輪休、機械不休”工作制。

      “短短3個多月時間,我們完成了工程單日建安投資從300余萬到3000余萬的突破,至2020年12月更是實現單日建安投資超4000萬的奇跡,創造了單體建筑月度建安投資超10億元的‘副中心速度’。”王成說。

     

    “蓋挖逆作”坑底深度32米

      如此復雜的結構,施工難度可想而知。北京城建集團技術質量部部長劉全軍說,考慮到“超深、超大”基坑施工安全及周邊環境,項目采用了“蓋挖逆作”法施工。

      “由于項目是地下三層結構,基坑周邊臨近大量市政管線、建筑物,需要將常規的地下結構施工方法的次序顛倒過來。所謂‘蓋挖逆作’,就是先支柱子搭房頂,最后是地面和墻面施工。”劉全軍說,完成負一層的土方開挖,作業面槽深8米,在該作業面完成樁基施工之后,陸續建設負二和負三層,開挖至坑底深度將達到32米,加之基坑東西長達1.8公里,寬達300米,土方開挖量預計達到1400多萬立方米,相當于挖出7個昆明湖。

     

    鐵軍匯聚機械森林蔚為壯觀

      300余臺大型機械矗立如林,3000多名工人往來穿梭,單體建筑月度建安投資超10億元,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施工現場,到處都是熱火朝天的奮戰景象。

      一根長約35米的鋼管柱被兩臺履帶吊慢慢提起,移至逆作樁孔上方,而后采用HPE插柱機緩緩下放到樁內。劉全軍說,像這樣的巨型鋼柱,02標段共需要安裝鋼管柱283根,01、02標段要施工643根,這些“鋼筋鐵骨”將撐起站房的主體結構和框架,也為后期逆作施工打下堅實的基礎。

      為確保鋼管柱順利安裝,施工方在鋼管柱安裝前,就精度控制、施工孔位、安裝順序、吊裝等環節進行了周密安排。鋼管柱每根重量最重的將近60噸,受運輸條件限制,只能加工成2節運到工地,然后再進行對接拼裝。在正式下放之前還需要鉆孔、吊裝鋼筋籠、澆筑混凝土等多個步驟,工序繁多,質量要求高,需要3天才能完成一根柱。

     

    地連墻抓斗顯示威力

      為滿足超深超大基坑施工要求,中鐵建工集團積極開展地連墻成槽和工程樁施工工法試驗,確定地層參數、受力參數、泥漿性能等施工技術指標,選取最優的成槽工藝和樁基施工方案,為副中心站進入大規模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基坑總體尺寸巨大、土方量超多、圍護結構超深,施工區域為高水位的富水砂層,地下水處理難、基坑滲漏解決難、水下錨索施工難。中鐵建工集團提前做好施工策劃,針對超大深度地下工程的特點,在承受較大水土壓力區域采用T型地連墻,采用地連墻落到隔水層、坑內設疏干降水井方案,保證坑內地下水控制效果。同時將安全管理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委托第三方對基坑圍護、降水等進行預控監測,加強復雜地質條件下深基坑施工管理,全方位保證深基坑施工安全工作。

      多臺寶峨和金泰液壓連續墻抓斗均在項目中表現突出,成為地連墻施工主要輸出設備。45m深,1.2m厚的槽單爪平均用時8小時,取得成槽機綜合施工好成績。

     

    重頭戲還在后面

      鋼柱吊裝已經是困難重重,但這對于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工程來說還只是個前奏,真正的重頭戲是屋蓋的鋼結構施工。屋蓋的鋼結構施工不僅跨度大,構件多,體量大,而且拼接復雜,技術難度高,因此在安全、質量和精度把控方面,少不了智能化技術全程保駕護航。

      屋蓋上面每個鋼構件都會有代表其身份證明的二維碼標識,掃描后不僅能實時直觀了解構件的三維立體模型、安裝位置、截面尺寸、構件重量、制作資料等信息,還能通過記錄焊縫對后續質量進行追溯。在這一基礎上,施工作業還會通過BIM及信息化手段,加大裝配構件工廠化加工比例,降低現場拼裝焊接工作量,加快施工進度,提高施工質量,從而保質保量完成施工任務,為交通樞紐工程交付使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浙江鼎業基礎:全液壓可視可控旋挖擴底灌注樁(AM工法)和液壓垂直插入永久性鋼管柱(HPE)助力“蓋挖逆作”樁柱施工

      全液壓可視可控旋挖擴底灌注樁(AM工法)是一種科技含量高的樁基礎施工技術,采用旋挖鉆機直樁成孔,全液壓擴底鏟斗旋轉、切削、挖掘土體擴大成樁進行擴底,擴底時使樁底端保持水平液壓推進旋轉切削擴大,同時配備施工映像追蹤顯示施工管理裝置等核心技術成樁,由履帶式主機、伸縮式凱式鉆桿、旋挖鉆斗、全液壓擴底鏟斗、智能控制系統等組成。

      AM工法施工時要求采用循環使用的護壁穩定液,并可有效減少孔底沉渣,使單樁承載力大幅度提高,從而降低投資成本;AM擴底施工工藝實現了可視化、智能化,常徑段施工完成后,操作人員按照設計要求預先將擴底數據和形式輸人設備控制電腦,之后把擴底機(全液壓擴底快速魔力鏟斗)下降至樁的底端,打開擴大翼進行擴大切削挖掘作業,此時樁底端的深度及擴底部位的形狀、尺寸等數據和圖像通過檢測裝置顯示在操作室的監控器上,達到“可視”效果。

      該施工技術不受施工場地、地層條件限制,且具有速度快、質量高、成本低、低噪音、無振動、不出泥漿、原始土外運等優點,可降低投資、節省資源,符合節能和環保的要求,是一種樁基礎施工新技術。

      液壓垂直插入永久性鋼管柱(HPE)施工工法為浙江鼎業基礎研究的發明專利技術,通過灌注樁混凝土澆筑完成,即將HPE液壓垂直插入機就位,調試HPE液壓插入機,吊安鋼管柱,HPE液壓垂直插入鋼管柱,鋼管柱回填一定時間后,割除工具柱HPE插入機移位,澆筑鋼管內鋼筋混凝土,回填孔口拔出鋼護筒完成鋼管柱安裝。

      在實際工程施工應用中證明,HPE液壓垂直插入工法在灌注樁混凝土澆筑完成后能一次性將永久性鋼管柱垂直插入到混凝土中,垂直度能控制在1/500~1/1200,質量保證、安全可靠,施工速度快,減少了施工安全風險,并降低了施工成本。

     

    佰益吊裝:履帶吊負載行走滿足工程需要

      佰益吊裝是總部位于天津的跨地區、跨行業大型履帶吊專業租賃企業,擁有800t、650t、550t、400t、350t、200t、125t等各型號履帶起重機,以良好的服務、精湛的技術,提供經濟、效率高的施工方案獲得了客戶的好評和信賴。

      佰益吊裝為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提供了2臺350t和1臺200t履帶起重機,并且針對施工現場工作面狹窄且要求履帶吊負載行走的施工要求,佰益吊裝組織調配了經驗豐富、駕駛操控技術精良的吊裝班組,滿足綜合交通樞紐工程需要。

     

    北京國基基礎:完成樁基1048根

      北京國基基礎工程有限公司承接了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2標段深度60m~75m的1m直徑抗拔樁和基礎樁的施工任務。

      從2020年10月1日進場打第一根樁開始,至2021年3月底,總工期6個月,完成樁基1048根。在施工過程中,北京國基基礎克服了技術上的一系列難題和組織管理上的一系列困難,在施工安全、技術質量受控,施工進度高效保證措施等方面,得到了甲方和監理單位的認可。

      (1)單臺旋挖鉆機一天時間平均成樁4根。在施工場地狹窄,設備移動干涉影響嚴重的情況下,盡量減少設備投入,最多時僅投入3臺旋挖鉆機,高峰時每日成樁16根;

      (2)施工技術工藝創新成果多。用長螺旋鉆機來泥漿護壁,為旋挖鉆機引空孔,既提高了成孔效率,也相應減少了樁芯泥漿的外運量。通過提高鋼筋籠加工精度工藝,實現了50鋼筋籠洞口對接的高效率和高精度要求,解決了試驗樁50鋼筋洞口對接的難題。在操作上合理規范,嚴格控制誤差范圍,在塔吊基礎樁施工中,實現了大籠子套鋼管,鋼管內套小籠子,導管通過小籠子內插入進行混凝土澆筑的精準施工;

      (3)施工組織安全管理到位。1個標段有4家分包單位,高峰時上百臺設備在1個標段內交叉作業,施工作業車輛穿行,給施工效率和安全管理帶來很大困難。北京國基基礎積極調配人力,分別安排白班夜班正副施工隊長和班組長,技術指導24小時倒班不間斷落實技術方案和設計要求,每天4頓飯食送到施工現場,確保當班人員不離現場。在施工過程中,10多種鋼筋籠未發生一起錯置事故,標高控制也從未錯位;

      (4)高效溝通和有效管控。為了保證通訊高效,現場每個班組配備近60臺對講機,基本實現人手一部。同時建立了工作流程管控體系,保證上工序和下工序交接及時和準確無誤,實現了無論白班還是夜班都井然有序的施工組織管理。

    北京華陽機械:設備服務綜合優勢建功副中心

      北京華陽機械設備租賃有限公司,作為通州區乃至北京市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工程機械租賃企業之一,設備租賃服務品種涵蓋汽車起重機、履帶起重機、塔機、混凝土泵車、壓路機、挖掘機、半掛卡車、灑水車、環保降塵車等,設備資產原值近3億元。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把高質量發展貫穿首都工作各個方面,工程建設現場的精細化管理、智能化管理和安全生產管理,是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總包單位是對外租設備管理和安全生產給予高度重視。

      華陽機械公司為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提供了履帶吊、汽車吊、隨車吊、泵車、輪式裝載機、滑移裝載機、灑水車、清掃車等20余臺套設備,牢固樹立“隱患就是事故”的風險意識,施行以預防為主,有計劃、有預防的綜合維修制度。為了減少設備故障,消除設備缺陷,降低運行成本,確保不讓帶隱患的設備進入施工現場。

      與此同時,為了綜合交通樞紐工程環保要求高,設備機齡新的施工訴求,華陽機械公司更新一批設備,并專門配置灑水車、吸塵降塵車等車輛設備,配合執法部門加強環境整治,以大局意識、責任感和使命感,抓緊抓實施工現場安全生產和揚塵治理工作。

    (責任編輯:休魚)



    關鍵詞: 打造,施工,北京,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副中心,設備,管柱,安全

    相關下載

    熱點專題

    點擊排行

    點擊排行

    国产人伦激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