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房地產、城中村改造……誰為工程機械發展持續動力
發布時間:2023-07-31 08:11
來源: 彭保勝
2023年過半,工程機械行業仍面臨著發展的不確定性和全球市場格局變幻的新趨勢,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緊迫感。年初有相關機構預計,工程機械行業2023年營業收入將超9000億元,但從上半年形勢來看,下半年壓力仍然較大。
另一方面,上半年海外出口成為行業增長最大亮點。然而受全球經濟放緩,海外部分地區景氣度回落、高基數等原因,海外出口增速逐步放緩是大概率事件。那對工程機械而言,未來發展的動力究竟在何方?我們對基建、房地產以及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關注的城中村改造等領域進行了梳理,探尋工程機械的發展之道。
01 基礎設施投資規模同比增長
鐵 路:日前,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國鐵集團)發布消息稱,全國鐵路2023年固定資產投資預計7600億元以上,投產新線3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鐵2500公里。國鐵集團方面稱,今年上半年鐵路投資實現目標,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049億元,其中國家鐵路完成261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9%、8.7%。
水 利:水利工程關乎人民基本的生活保障,2023年7月12日,水利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2023年上半年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進展和成效。水利部副部長王道席介紹,2023年以來,水利部全力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深化水利投融資改革,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和進度好于2022年同期,水利發展動能不斷增強,助力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新開工項目數量達到1.76萬個,特別是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為歷史同期最多。上半年,全國新開工水利項目1.76萬個、投資規模7208億元,較2022年同期多3707個、投資規模多1113億元,其中,投資規模超過1億元的項目有1095個。
公 路:據國家交通部披露的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情況數據顯示,我國內地31省市2023年1-5月份交通基礎建設投資總額達到1.13萬億元。其中,公路建設投資總額約為1.06萬億元,同比增速為13.2%。
可以看出,上半年以來,鐵路、公路、水利等基礎設施的投資同比均有所增長。
另外,今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已聯合財政部分批下達2023年以工代賑中央專項投資70余億元,占年度擬下達投資規模的90%以上,支持中西部20余個省份實施2000余個農村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全國各地紛紛加大力度推動重大項目的開工建設,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穩健復蘇。
工程機械行業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支撐,平均開工率達到63.51%,整體保持平穩。分省份來看,5月份有29個省份的開工率超過了60%,其中有19個省份的開工率甚至超過了70%。
02 房地產市場弱復蘇
房地產方面,2023年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58550億元,同比下降7.9%。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79154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6.6%。其中,住宅施工面積557083萬平方米,下降6.9%。房屋新開工面積49880萬平方米,下降24.3%。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36340萬平方米,下降24.9%。房屋竣工面積33904萬平方米,增長19.0%。其中,住宅竣工面積24604萬平方米,增長18.5%。相比于2022年期末,各項數據均有小幅度改善,降幅呈現收窄之勢。
7月14日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國家已經明確發布相關樓市政策和未來風向的定調,表明中國樓市正式告別繁榮的“狂飆”期,趨于穩定將是今后房地產市場的常態。未來看,房地產投資還會處于低位運行,并逐步回到合理水平。表明了中國經濟不再指望房地產需求的刺激拉動是必然趨勢,也標志著工程機械與房地產的“蜜月期”正式結束,今后指望房地行業大幅增加拉動工程機械需求的邏輯已成過去。
但在各項住房支持政策的推動下,上半年房地產市場總體也在呈現復蘇態勢,年初需求集中釋放呈現積極信號,此后回歸常態運行區間。有理由相信住房政策可能在下半年維持偏向支持的方面,并在局部范圍內有針對性地增加支持力度。另外年內可能會有更多城市取消限制性購房政策,提振住房需求的釋放節奏。
整體來看,不能再指望房地產對工程機械能夠繼續大幅拉動,但房地產每年仍有較大的房屋施工面積和新開工面積,仍將是工程機械設備應用的一大領域,房地產市場形勢的緩和,也將有助于工程機械市場早日結束探底,迎來新一輪復蘇周期。
03 城中村改造帶來新機遇
7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的指導意見》。會議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實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擴大內需、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該政策的推出,標志著后續城中村改造工作具有非常明確的指導方針,對于后續相關工作開展具有非常強的指導意義。
本輪改造定調于21個超大特大城市。包括7個超大城市、14個特大城市。據預估,隨著政策的落地實施,城中村改造將成為一些城市今年重點工作任務,每年投資或達萬億。而城中村改造對于工程機械而言更是有著直接的影響,工程機械預期有望邊際改善。
一是中小型及電動化設備需求或將加大。城中村改造項目多為改善房屋面貌及居住條件,如拆除違章、改造水電氣設施,完善綠化、加裝電梯等,施工中將會使用較多小型工程機械及高空作業設備,因此工程機械將直接受益。另外,城市施工對于環保要求更高,一般情況下會要求機齡較短的工程機械及電動工程機械,所以新機和電動工程機械設備會向城市流動,城中村改造政策的啟動勢必加快現有存量設備更新迭代,加速工程機械電動化進程。
二是提升存量設備利用率,提振產業鏈信心。城中村改造與建設保障性住房相結合,對房地產開發投資形成拉動,進而有望提升存量設備利用率。
根據住建部預估,“十四五”期間全國保障性住房投資額約3 萬億元,年均6000 億,約占2022 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額的4.5%,對存量工程機械開工率提升有一定貢獻。
隨著本輪城中村政策改造的落地,有望漸進式邊際拉動經濟向上,下游房地產投資有望回暖,工程機械預期有望邊際改善。
目前,工程機械行業面臨市場需求不足、國內外環境錯綜復雜等問題,全年平穩運行壓力猶存。但政策效力正在逐漸發揮、市場環境慢慢好轉,后期壓力也將逐漸釋放,疊加基建和房地產形勢企穩改善,城中村改造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長期來看工程機械行業整體將呈現穩定向好態勢。
(責任編輯:休魚)
相關下載
BICES 2023陜西交通市政系統專業用戶座談會在西安召開
2023-07-18
BICES 2023河南交通市政系統專業用戶座談會在鄭州召開
2023-07-17
逐夢非洲,攜手同行!山河智能亮相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
2023-06-30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