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uww4y"><kbd id="uww4y"></kbd></noscript>
  • <td id="uww4y"><kbd id="uww4y"></kbd></td>
  • <table id="uww4y"></table>
  • <td id="uww4y"><kbd id="uww4y"></kbd></td>

    歡迎來到工程機械品牌網!

    新聞資訊
    • 全部
    • 新聞資訊

    隧道建設快聞錄


    發布時間:2021-03-02 13:08

    來源: 《建設機械技術與管理》雜志

    天山勝利隧道服務隧道突破千米大關

      1月25日,中交二公局WYTJ-06標項目天山勝利隧道成功突破千米大關,項目隧道建設喜迎新節點。

      海拔3200米的天山勝利隧道全長22公里,打通天山南北,建成后將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高速公路隧道。天山勝利隧道利用TBM快速掘進的優勢,開辟主洞輔助工作面,實現“長隧超短打”,高峰期可實現6個工作面同時施工,通過優化圍巖支護參數、盡早投入使用連續皮帶機、轉渣皮帶機等提高關鍵工序作業功效的系列措施,掘進速度取得了一定突破,平均掘進速度達到每天15米,并創造了單日進尺25.3米的施工紀錄,預計主洞每月可以掘進600米,比傳統施工組織效率提高約3倍功效,至少提前5年建設完工。

     

    鄭萬高鐵新華隧道順利貫通

      1月25日,鄭萬高鐵湖北段最長隧道新華隧道順利貫通,標志著鄭萬高鐵重難點控制性工程取得新突破。

      新華隧道全長18.79公里,是鄭萬高鐵湖北段最長隧道,隧道處于鄂西喀斯特地貌區域,地質風險大、施工難度高,先后遇到了巖堆、巖溶、淺埋、斷層破碎帶等不良地質。中鐵一局五公司鄭萬項目部于2017年3月開工建設,新華隧道采用全電腦三臂鑿巖臺車進行打鉆,并配合輔助人工裝藥爆破。

      長大隧道通風是一大難題,新華隧道通風最長達4600米,項目部采用隧道智能通風方案解決通風難題;隧道出口經常遇到巖爆,項目部通過改進爆破方式、超前鉆孔釋放能量、高壓噴水等措施,克服巖爆帶來的施工困難,順利度過巖爆區段;采用一整套縝密施工方案,成功穿越河流下方淺埋地段。

     

     “媽灣號”下線  服役15.53米深圳海底隧道

      1月18日,由中鐵裝備研制的超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媽灣號”在中鐵裝備順德基地成功下線,設備將應用于目前國內最大直徑盾構法施工的海底公路隧道——深圳媽灣跨海通道,該設備開挖直徑15.53米、全長約140米、重量達4650噸,具備常壓換刀、刀盤擺動伸縮、主驅動加壓,雙氣路保壓系統、渣土高效篩分系統等功能,同時配置大流量泥漿循環系統,確保盾構機在復合地層中快速掘進,能夠較好地應對復雜工況下的工程風險。

      媽灣跨海通道是一條水陸兩棲工程,分為地面道路和地下道路兩部分,隧道全長6280米,線路上存在50%的軟硬不均巖層,34.15%為全斷面硬巖,海底復雜地形,易造成盾構機上浮,偏離預設軌跡,存在刀具磨損大、換刀風險高,施工難度較大,管片外徑15米,對設備性能和施工技術要求高。

     

    “永平號”下線  將服務汕頭灣海底隧道  

      1月5日,超大直徑混合式盾構機“永平號”在廣州南沙順利下線。該盾構機為泥水平衡盾構機,整機長度160米,重量4000噸,刀盤直徑14.57米。盾構機下線后將應用于汕汕鐵路汕頭灣海底隧道施工。

      中鐵十四局承建汕汕鐵路汕頭灣海底隧道,位于廣東省汕頭市汕頭灣內,是世界首座設計標準為350公里時速、跨海大直徑盾構的高鐵海底隧道,全長約9.8公里。其中盾構段長度2169米,包含40米盾構空推段。隧道分為海域段和路域段,由南北岸相向而行施工,從南岸往北采用礦山法,從北岸往南采用盾構法。根據施工計劃安排,“永平號”盾構機將在2021年3月底于北岸盾構隧道段起點下井始發掘進施工。

     

    南京過江隧道成功穿越79米深江底槽溝

      南京和燕路過江隧道,是南京在建的5條過江隧道之一,盾構隧道全長2976米,開挖直徑15.03米。1月22日,國產超大直徑盾構機“振興號”掘進至915環,中交隧道局成功穿越近79米深的江底槽溝。

      由于該項目的江底段為斷層破碎帶,最大水深約為79米,最大水壓可達0.79兆帕,覆土最薄處僅10.25米,且透水性強,對盾構機切口壓力的控制要求高,被錢七虎等5位院士評價為目前國內難度最大的盾構隧道。該項目科研攻關小組嘗試通過配重抵消管片的上浮力。經過反復試驗,確定了載荷重量控制在200噸左右,這一創新做法,讓盾構機即使推進到100環,管片最大上浮量也始終控制在3厘米內,達到了國內超大直徑盾構施工的最高水平。

     

    大連地鐵攻克大盾構下穿海域巖溶地質

      1月10日,由中國中鐵大橋院勘察、中國中鐵一局承建的大連地鐵五號線火車站站至梭魚灣南站區間海底隧道實現安全貫通。標志著我國順利攻克大盾構下穿海域巖溶地質這一“世界性難題”。

      中國中鐵一局、中國中鐵工業聯合研制了盾構機“海宏號”(直徑12.26米的氣墊式泥水平衡盾構機)進行穿海施工,大力開展技術攻關活動,攻克了海域大盾構穿越巖溶發育區、大盾構密封安全性、大盾構高水壓帶壓進倉作業、大盾構長距離硬巖掘進刀具管理、大盾構下穿建(構)筑物沉降控制等風險源,安全平穩推進施工,實現了海底長距離硬巖地層月掘進212米的國內最高紀錄,最終實現“超級穿海”圓滿收官。

     

    萬里黃河第一隧全線貫通

      1月23日,有“萬里黃河第一隧”之稱的我國在建最大直徑公軌合建盾構隧道全線貫通。工程線路全長4760米,隧道長3890米,其中盾構段長2519米,設計為雙管雙層,市政道路與軌道交通合建,上層為雙向六車道公路,下層為軌道交通。隧道管片外徑15.2米,是目前黃河流域最大直徑的隧道,也是目前國內在建最大直徑的公軌合建盾構隧道。

      “黃河號”和“泰山號”盾構機長166米,總重4000噸,刀盤開挖直徑15.76米,大斷面、長距離、淺覆土、深基坑、高水壓,這5項技術難題先后被中鐵十四局大盾構建設者一一攻克。

     

    大直徑盾構穿越滬寧高鐵  累計沉降量小于1mm

      1月9日,由中國鐵建所屬鐵五院負責勘察設計、中鐵十四局施工的蘇州市桐涇路北延工程,完成了城市隧道史上最難的“穿越之旅”——13.67米大直徑盾構順利穿越時速350公里的滬寧城際高鐵,過程檢測數據顯示累計沉降量小于1毫米。

      蘇州桐涇路北延工程,需連續穿越眾多風險點,特別是下穿滬寧城際鐵路橋梁,下方作業空間僅3.6m。2017年開始,中鐵五院成立攻關組開展理論模型研究、新型結構設計、精準施工控制和全過程風險防控研究,創新性研制了可滿足在低高條件下施工的“低凈空全套管灌注樁機”及相關技術,填補了國內外施工技術空白。

    (責任編輯:休魚)



    關鍵詞: 建設,盾構,隧道,施工,直徑,中鐵,掘進,1月,最大,穿越

    相關下載

    熱點專題

    點擊排行

    點擊排行

    国产人伦激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