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臺超大直徑同步掘進機——“興業號”順利下線
發布時間:2021-04-01 09:16
來源: 中交天河
3月31日,國內首臺超大直徑同步掘進機——“興業號”順利下線,預計將于4月陸續抵達珠海。中國交建黨委常委、副總裁裴岷山,常熟市委常委張建強,虞山高新區管委會主任韓曉誠,中國交建生產運營管理部裝備技術處(交通戰備處)處長張釗,中交一公局集團副總經理徐會斌,寧夏吳忠市交通局副局長郭輝,中交隧道局副總經理姚占虎,中交天和黨委書記、董事長張伯陽等出席儀式。
“興業號”盾構機由中交天和自主設計、研發、制造,應用于珠海興業快線工程建設,全長130米,重達4500噸,刀盤直徑15.76米,國產化率98%以上,同步掘進、主動鉸接、刀具全狀態監測等技術創造了國內外同類裝備的新高度。
興業快線工程的地質環境極其復雜,被稱為 “地質博物館”,盾構法施工將面對不少難題。為此,中交天和進行了針對性創新設計,創造出國內掘進速度最快、轉彎半徑最小、適應能力最強的超大直徑盾構機。在傳統的盾構掘進模式中,拼裝管片與盾構掘進必須交錯進行,極大地限制了掘進效率。通過不斷地改良試驗,“興業號”盾構機實現了掘進、拼裝同步,掘進速度較國內外同類裝備提升30%-50%,在超大直徑盾構機未來發展中具有劃時代意義。
工程主線盾構隧道全長約1740米,施工段地質多為全斷面微風化花崗巖地層,且隧道設計的最小轉彎半徑僅為599.5米,突破了國內外超大直徑盾構機施工最小轉彎半徑750米左右的極限。為解決這一世界性難題,中交天和創新應用主動鉸接技術,加強了盾構機轉彎作業的靈活度,將最小轉彎半徑控制在450米內。同時,施工段的地質軟硬不均,全斷面巖層長度為617米,巖石單軸抗壓強度最高達131兆帕,已探測到孤石9處、湖灣斷裂帶2處,刀具偏磨、刀具碎裂、刀盤卡頓等問題將嚴重影響施工效率。在優化446把刀具排布的基礎上,中交天和開發了針對刀具全生命周期的實時監測系統,有效避免刀具異常磨損及相關問題。
近年來,中交天和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砥礪前行,先后研制出南京揚子江隧道用國內首臺套超大直徑盾構機、孟加拉國國父隧道——卡納普里河底隧道用超大直徑盾構機、印尼雅萬高鐵1號隧道用超大直徑盾構機、中國迄今為止長江上最難建的過江通道——南京和燕路過江通道用超大直盾構機等,打破國外技術壁壘,擦亮了“中國制造”品牌。下一階段,中交天和將推出天山勝利隧道用世界首臺超大直徑千米級豎向硬巖掘進機、江陰過江通道用超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以及國內首臺無人化操作盾構機等。
(責任編輯:彭保勝)
相關下載
逐夢非洲,攜手同行!山河智能亮相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
2023-06-30
第三屆中非博覽會在長沙開幕,中聯重科“有朋自遠方來”
2023-06-30
中鐵裝備亮相(首屆)廣州大灣區國際軌道交通產業發展論壇暨展覽會
2023-06-30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