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機:技術迭代下的價值競爭 黑科技助推行業迎新藍海
發布時間:2021-02-04 10:17
來源: 《建設機械技術與管理》雜志
作者: 白洋
從2020全年數據看,挖掘機行業經過一季度微增長后,在二、三季度又經歷了較強勁的增長。全年各類挖掘機銷量突破32萬臺。挖掘機作為工程機械行業的“晴雨表”,可見行業的高景氣。
但這種“火”,又不僅僅局限在挖機產品的銷量上,諸如無人駕駛、電動化等“黑科技”正成為國內各家主機廠布局投入的新藍海。從2020年上海寶馬展可以看到,諸多新技術、黑科技加持下的挖掘機新品層出不窮。三一、徐工寶馬展期間展出電動挖掘機,中聯重科在寶馬展期間推出G系列土方機械新品,成功將5G遠程遙控、自動路徑識別等技術融入其中。
但相較于5G、自動化等現階段還難以真正推向市場的“黑科技”,挖掘機用戶目前更在意的還是產品性能和成本控制。因而,在節能環保方面,也聚焦了行業諸多目光。
其中,卡特彼勒在寶馬展推出的GX新經典型液壓挖掘機系列,產品油耗可節省15%。又因該機型是卡特彼勒針對中國挖機中小客戶開發研制的產品,因此,GX一經發布,便引發行業熱議。各方觀點不一,甚至有聲音認為,卡特彼勒這一布局,或將以更低廉的價格,加劇本就“白熱化”的挖機競爭格局。
高速增長的一年
近十年,挖掘機市場呈現V型增長。
數據顯示,2011年,全行業挖掘機銷量超過17萬臺,達到當時行業發展的最高峰。隨后,行業進入周期性下行,并于2015年觸底,全行業挖掘機年銷量約為5萬多臺。直至2016年底,挖掘機行業才開始回暖,并于2018年突破20萬臺。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工程機械行業產生一定影響,但這種影響程度似乎有限。隨著全國復工復建的穩步推進、國家基建投資力度的加大,以及近兩年正值舊機的更新換代期,使得挖掘機在3月份逆勢出現微增長。
在2020年舉辦的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挖掘機分會年會上,根據三一重工、徐工、柳工、山河智能等國內主要挖掘機生產企業相關負責人提供的數據,2020年,這些企業在挖掘機市場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山河智能董事長何清華表示,山河智能在國內市場實現了30%-40%的增長;三一重工副總裁、三一重機營銷公司總經理袁躍表示,2020年三一挖掘機銷量同比增長超50%,占有率較去年再次提高了3個點;廣西柳工副總裁、柳工挖掘機董事長黃敏表示,柳工挖掘機2020年實現了53%的業績增長;徐工挖機副總經理、營銷公司總經理張豐亭表示,徐工挖掘機在2020年實現了超50%的業績增長,出口業務更是翻了一番,市場占有率較去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等等。
除上述幾家在挖掘機市場深耕多年的企業外,作為挖機行業的“新星”,中聯重科同樣在2020年實現了高質量發展。一季度,中聯重科土方機械業務銷量上揚幅度高達600%,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在前6個月,中聯重科挖掘機銷量同比增幅更是超過800%。其中,在大型挖掘機市場,中聯重科緊抓時機。8月-9月,“礦世英雄”大挖系列巡展,三站斬獲訂單超4億元。
無疑,2020年是國內挖掘機市場高速增長的一年。而這波高速增長同樣帶動了挖掘機配套部件生產企業的大繁榮。艾迪精密董事長宋飛表示,“作為挖掘機行業供應商,今年挖掘機市場的火爆,帶動了艾迪精密業績暴漲,公司業績增幅達50%以上。”
技術迭代產品升級
曾幾何時,國產挖掘機因一系列技術問題以及自身管理體制,初期發展十分緩慢。
21世紀初,以徐工、三一等為代表的國內企業奮起直追,聚焦挖掘機制造技術,在企業管理、產品銷售和服務等方面,一步步啃下各個制約挖機發展的“硬骨頭”。行業數據顯示,2007年,國內挖掘機產品銷量開始穩步增長;2011年,挖機銷量首次突破30%;2017年,國產品牌已占據市場的“半壁江山”;2020年11月,國產品牌市占率更是超過了70%。
中國挖掘機的絕大多數市場份額還主要集中在中小機型。不過,由于大型挖掘機在銷售額上更具優勢,在(超)大型挖掘機這一賽道上,中國企業近幾年也在持續加大布局力度。針對應用場景更為復雜、產品性能要求極高的大型礦用機型,中國企業正迎頭趕上。
2015年以后,以徐工、三一為首的國產品牌在(超)大型挖掘機研發和生產上取得階段性成果;2018年4月,徐工700噸液壓挖掘機正式下線。該款機型從零部件到操作系統,擁有自主專利52項,是中國在超大型液壓挖掘機領域,首次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的集中應用,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繼德國、日本、美國后,第4個具備700噸級以上液壓挖掘機研發制造能力的國家。
而這些創新技術的應用不僅打破了壟斷,也迅速拉低了國際市場價格。“中國工程機械的定位,就是要從中低端走向中高端,在實現中高端這個目標的時候,必須突破技術這個難題,實現自主創新,才能實現我們自己的目標。”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在700噸挖掘機發布會上如是說道。
近幾年,隨著國內國際挖掘機產品技術的不斷更新迭代,新型產品緊跟國家綠色發展大方針,在油耗和成本控制方面加大研發力度。除卡特彼勒GX系列挖掘機以外,柳工2020年12月發布的F系列挖掘機油耗可降低20%;中聯重科G系列挖掘機則通過技術攻關,開發出超長周期的液壓油,使產品在全生命周期的保養成本縮短一半以上。
回顧2020年,智能化、電動化或是近年來技術迭代下,挖掘機又一亮麗名片。在此期間,中國挖掘機生產企業表現亮眼。寶馬展期間,徐工展出電動挖掘機XE35U-E,該款機型將遠程遙控和電動化技術融合在一起,采用超長壽命的鋰電池作為動力源,使用成本可降低60%以上。三一集團SY16純電動挖掘機樣機不久前在昆山成功通過1000小時的整機耐久性試驗,并進入投產前最后的調試階段。對于電動化,中聯重科土方機械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袁野表示,中聯重科也有相應的布局打算,但一切研發成果都必須以“安全”為基礎。
市場競爭愈發激烈
挖掘機市場競爭何其激烈?
除深耕挖機市場多年的三一、柳工、徐工外,自2018年以來,中聯重科挖掘機產品迅速完成技術迭代,并在2020年取得不俗成績。在G系列挖掘機產品推出后,記者從中聯重科了解到,按照公司規劃,中聯重科已經形成長沙和渭南雙基地的生產布局。邊建設邊投產的中聯智慧產業城挖掘機械園區,挖掘機設計產能為5萬臺/年;在渭南工業園,通過全面智能化升級,產能將達到2萬臺/年。
寶馬展期間,卡特彼勒推出GX系列新品挖掘機。卡特彼勒基礎建設行業大中華區及韓國銷售總經理張金玲表示,GX新經典系列滿足了客戶在可靠性、燃油經濟性、以及代理商服務方面日益增長的期待。同時,這一系列也使卡特彼勒能夠專門針對那些更注重單位小時成本、而非單位小時生產力的客戶,提供更低價位的產品。
與此同時,卡特彼勒一系列針對中低端挖機用戶的服務項目相繼發布。無論從產品性能還是后市場服務,都對中國挖機中低端用戶形成不小的吸引力。而卡特彼勒這一針對中國市場的產品,也讓不少業內人士聯想到了近幾年此消彼長的“價格戰”競爭。
“作為代理商2020年日子過的卻比較難,而且明年可能會更難”,利星行機械集團首席執行官傅耀生在挖掘機分會年會期間表示,雖然挖掘機主機企業業績大漲,但挖掘機行業的價格戰,讓公司市場占有率受到嚴峻考驗。集團在今年的利潤還不錯,但比去年略低。
對于“價格戰”,各方聲音也有不同。部分企業認為,價格戰有違市場發展規律,容易引發惡性競爭;另一種聲音,則是“價格戰”引發的競爭會進一步推動企業在產品性能上的提升,最后從“價格”競爭過渡到“價值”競爭。但需要注意的是,價格戰或許會引發主機廠持續改進產品性能,但前提是,價格競爭必須維持在合理范圍之內。業內各方也呼吁,主機企業應將目光聚焦到產品“價值”競爭上,通過更能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來贏得市場。
卡特彼勒陳其華談到:“卡特彼勒首先要為客戶為中心,為客戶提供滿意的差異化產品,這樣才能帶動整個產業鏈實現共贏。挖掘機市場存在競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定要把效益和品質做到卓越,整個行業便能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從本屆挖掘機分會年會傳遞的聲音來看,對于未來挖掘機市場,各方皆持較積極的態度。廣西柳工副總裁、柳工挖掘機董事長黃敏表示,預計2021年挖掘機行業平均漲幅在8-10%,柳工挖掘機業績增幅預計在10-15%;徐工挖機副總經理、營銷公司總經理張豐亭認為,2021年挖掘機市場還將增長,但增長幅度是個位數的增長。
(責任編輯:休魚)
相關下載
逐夢非洲,攜手同行!山河智能亮相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
2023-06-30
第三屆中非博覽會在長沙開幕,中聯重科“有朋自遠方來”
2023-06-30
中鐵裝備亮相(首屆)廣州大灣區國際軌道交通產業發展論壇暨展覽會
2023-06-30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