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uww4y"><kbd id="uww4y"></kbd></noscript>
  • <td id="uww4y"><kbd id="uww4y"></kbd></td>
  • <table id="uww4y"></table>
  • <td id="uww4y"><kbd id="uww4y"></kbd></td>

    歡迎來到工程機械品牌網!

    新聞資訊
    • 全部
    • 新聞資訊

    “黃河第一拱、世界第一吊”,齊魯黃河大橋420米主拱順利合龍


    發布時間:2021-03-16 10:18

    來源: 濟南日報

      3月15日,齊魯黃河大橋重達6800噸的主跨300米拱肋整體提升完成,標志著主橋420米跨拱肋順利合龍,也標志著世界最大下承式網狀系桿拱橋主跨合龍,跨黃通道建設再進一步,為項目如期完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世界第一吊”,成功突破項目最難關鍵節點跨度300米拱肋整體提升工作是整個齊魯黃河大橋主橋工程的最關鍵節點,是技術難點最高、施工風險最大的工序,該節點的圓滿完成為項目如期完工奠定堅實基礎。

      本次拱肋整體提升、合龍一次性創下了四項“第一”:

      是橋梁工程三段法作業中提升重量世界第一,其整體提升重量6800噸,大約相當于220架波音737飛機的重量;

      是在黃河上首次采用提升合龍技術;

      同時也是世界橋梁中首次采用不單獨設置合龍段進行拱肋提升合龍作業;

      它還標志著世界上最大下承式網狀系桿拱橋主跨合龍完成,是名副其實的“黃河第一拱、世界第一吊”。

      鋼箱梁頂推架設和拱肋提升安裝是整個項目的兩大主體工程,目前,主橋鋼箱梁按照先北岸再中跨最后南岸的施工順序已全部頂推就位,北岸280米跨鋼箱梁32節9000噸用時9個月,主跨420米鋼箱梁48節13430噸用時6個月,南岸280米跨鋼箱梁32節9000噸僅用時55天;北岸280米跨拱肋61節架設耗時60天,420米跨126節架設耗時55天,在克服疫情防控、夏季高溫、洪水、冬季寒潮大風等重重不利因素下,不斷進行工藝優化一路攻堅克難,在確保施工安全與質量的同時施工效率不斷大幅提升,為項目如期完工提供堅實保障。

      “繡花功夫”建“超級工程”,力保“天塹變通途”取得“第一”越多,創造紀錄越大,就意味著施工難度和風險越大,項目建設中,各參建單位以科技為引領、用創新作驅動,不斷攻堅克難,以“繡花功夫”建設“超級工程”,全力確保黃河“天塹變通途”。

      作為橋梁工程中提升重量的“世界第一”,項目專門研發了120噸(額定吊重)32米(跨度)53米(吊裝凈高)的大規模龍門吊進行超高拱肋節段架設作業。3臺起升高度53米,跨徑32米的120噸龍門吊在空腹式鋼箱梁上進行吊裝作業,過程中最大吊裝拱肋節段重量99.3噸,最大吊裝高度46米,施工環境位于黃河河道內,非常規設備進行超重構件吊裝作業受風速環境影響安全風險大,項目引入龍門吊運行狀態在線監測系統,實時監測門吊運行狀態,確保運行狀況安全順利。

      施工過程中,雙曲率超重拱肋節段需要在空中進行姿態調整,作業難度大、作業周期長、安全風險高,項目研發設計自動化姿態調整吊具+三向千斤頂精調系統,進行拱肋節段位置的精準對位,大大提高了施工工效,實現了毫米級誤差安裝。同時,該次整體提升還是世界橋梁工程中首次不單獨設置合龍段,采取提升一步到位、合龍口方式合龍,除了準確吊裝外,提升作業的同步性、拱肋節段安裝的精度控制也是關鍵。鋼箱梁、拱肋、支架等鋼結構受溫度、風速、濕度、荷載等因素影響大,變化具有不均勻性、不確定性,更是加大了拱肋架設精度的控制難度,為此,施工單位引進了支架在線監測系統,可以實現支架不同溫度、荷載、風速、濕度條件下的位移與應力狀態的同步監測,以實測數據檢驗理論計算確保施工安全,對實測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將不確定因素帶來的不可控變化規律化以提升控制精度,將外界因素變化帶來的影響降至最低程度。

      晝夜奮戰、精心組織,4萬噸鋼鐵“彩練當空舞”2019年6月,位于黃河南岸的鋼箱梁預制廠投產5.3萬噸鋼結構在這里生產完成,4.3萬噸鋼結構在黃河之上架設完成,“飛虹架齊魯,山色映日月”,項目建設者用500多天的晝夜奮戰,攻堅克難、讓一條“鋼鐵彩練”在黃河之上當空而舞。

      大橋全長3070米,沿黃河對稱布置,跨黃河施工“有水不能行船,無水不能行車”限制因素多,并且黃河上風速大、溫差大且溫度變化快,對施工工效影響較大,受場地因素限制只可采用南岸為主組織施工,跨黃河運輸只能通過臨時鋼棧橋,作業區域限制大。“為了克服項目施工重重限制因素,我們在管理上要效率、在時間上下功夫,實施工程首件制,打造施工標準化作業指導書與展板,以標準化促進施工生產有序開展,同時,實行三班倒24小時連續作業,高峰時期同時投入作業人員600余人,確保施工效率”,項目施工單位現場負責人介紹道。

      作為在黃河之上的“超級工程”,施工安全風險大、風險系數高,為了確保安全生產,項目專門組織了水上救援及有限空間救援大型應急演練活動。并實行危大工程精細化管理,每天吊裝作業前,做好班前講話、調整作業工人的精神狀態;對龍門吊及400噸履帶吊等非標設備進行全面檢查,確保設備的良好工作性能;為作業工人配備芯片安全帽,定位數據鏈接智慧工地指揮中心,以現場施工大數據收集分析,及時為一線工人提供安全預警。

      在環保方面,相應國家“青山綠水、保衛藍天”的號召,項目配備焊煙凈化器、有害氣體檢測預警等設備,保證廢氣達標排放。使用PHC管樁替代混凝土管樁,大大減少了鉆渣泥漿污染排放,采用全封閉砂石料倉、環保抑塵劑等設備手段,減少粉塵污染,打造綠色文明工地。

      新冠疫情發生后,項目第一時間建立防疫應急機制,落實防疫工作常態化管理要求,堅持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同步謀劃、同步部署、同步推進”,確保“兩手抓、兩手硬、兩不誤”。同時,堅持黨建引領、以黨建促生產,充分發揮黨支部在生產經營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與項目施工同頻共振,通過比安全、賽質量,有力保障了施工節點的完成。

     

    (責任編輯:彭保勝)

    相關下載

    熱點專題

    點擊排行

    點擊排行

    国产人伦激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