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不確定 中小企業出路在何方
發布時間:2023-08-08 17:07
來源: 原創
作者: 王剛
近期,一條重磅消息在中小企業主朋友圈迅速傳播,很多飽受資金拖欠之苦的中小企業主,尤其是租賃老板刷屏轉發,被環境裹挾的無力感,重壓之下曙光咋現的興奮與期待,讓人感同身受。
重磅消息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近期若干舉措的通知》其中提到,加大對拖欠民營企業賬款的清理力度,重點清理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拖欠中小微企業賬款。審計部門接受民營企業反映的欠款線索,加強審計監督。
被央企或者是大型國企拖欠資金是很多中小企業面臨的最大難題:活兒干了,錢兒拿不回來,去上級部門投訴或者法院起訴,又要冒著被列入供應商“黑名單”的風險,不僅錢要不回來,生意更是沒法繼續合作。
兩難境地,往往是應收賬款收不回來,時間久了拖成了呆賬壞賬,本就資金實力弱、抗風險實力差的中小企業,就此“倒下去”的不在少數。中央已經意識到,資金拖欠,已經嚴重影響到中小民營企業投資實體經濟、擴大企業發展的信心,中小企業主無奈之下就地“躺平”,更是影響到社會就業和居民收入,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怎能讓人拿出錢來“刺激消費”。
《通知》發布旨在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其實施效果究竟如何,資金拖欠能不能有效破解,還要看各部委、地方政府乃至央企國企的落實力度和對應舉措。
除了資金拖欠之外,中小企業還面臨著諸多的環境不確定性。有人選擇退出,有人依然堅守,當你退無可退時,唯有堅定的信念會給你帶來某種確定性,幫你走過冬天,迎接暖春。
環境越動蕩,越要找到內心的確定性
動蕩不安、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給每個人都造成了心理和行為的多方面沖擊。
以前我們是在“爬山”,山就在那里,做好規劃就可以出發了。途中會有一些意外帶來的挑戰,但整體計劃變動不大。
現在我們是在“沖浪”,浪的特點是動態的、不確定的,一波又一波。不知道這一浪會在何時結束,也不知道下一浪會在何時到來。
持續不斷地沖擊,會導致我們出現一些問題。
比如焦慮迷茫。人天然希望自己的行為與周邊環境是有序、可控、可預期的。動蕩與不確定會帶來失控的感覺,使我們陷入焦慮煩躁、迷茫沮喪。
比如急功近利。不確定的太多,我們就不愿意對未來進行長遠投入,只想抓住眼前的東西。客觀上,這會讓人短視,陷入機會主義和短期行為。
比如隨波逐流。在不確定的環境下,人會有一種強烈的無力感,會放棄主動性,聽憑環境裹挾,隨波逐流。
在晚清那個極度動蕩的時代,湘軍為何能成事?其領軍人物之一胡林翼說過:“世自亂而我心自治,斯為正道。”也就是說,越是在動蕩和混亂時,越要找到自己內心確定的東西。即信念。
心理學對信念的定義,是堅信某種觀點的正確性,并用來支配自己行動的個體傾向性。
在當下,更是如此。很多企業、創業者真的很困難,很不好過,但能幫你走下去的,唯有你自己。
一個人想要成事,往往很難一帆風順。意志堅定,才會不放棄、不動搖。只有擁有堅定的意志,才能克服外界阻力、戰勝困難挫折、解決各種問題。
不斷迭代自己,做好眼前事
在這個“沖浪”時代,我們不可能做到先學會再出發,沒有那么多時間了。
那些優秀的人,都是在事上練。通過不斷地復盤,邊干邊學、不斷迭代。
同時,也要提升學習能力,及時反思、以教為學、刻意練習,實現認知升級。
拓展人脈資源。
人脈的重要性,你可能也知道。在一些關鍵時刻,有沒有人幫你、拉你一把,或許對你造成的影響會非常深刻。
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訴求,你一定要給別人一個幫你的理由。人脈,不是別人能幫你做什么,而是你能幫別人做什么。
它就像一個人際賬戶。你存得越多,取得才能越多。只取不存,早晚坐吃山空,成為孤家寡人。
如果別人幫了你,你也一定要記錄下這筆“人情賬”。一個對人情健忘的人,沒有人會喜歡。
可能你暫時沒有能力幫他,但賬戶記錄一定要清晰,該扶一把就扶一把,該還一點就還一點。在彼此不斷往來的“賬戶記錄”中,你的人脈才會越來越廣。
善待親友。
家人,往往是對我們最重要卻最容易被忽略的人。朋友同樣如此。
在你最無助的時候,也不要忘了,家人、密友會一直在你身邊。他們對你,可以不計報酬、不求回報。
如果說人脈是一種利益交換的話,親友則是情感的交換。付出再多也無所謂,感情深厚這一條理由足夠了。
善待家人,善待朋友,把感情維系好,千萬不要冷落他們。
做好眼前事。
眼前事,可以是手頭的任務,也可以是健康的體魄。
把工作任務完成好,既是無愧于心,也是給組織一個交代。健康的體魄,是某種程度上的人生退路。工作、情感、經歷可以不順,但至少,鍛煉出了一個好身體吧。
無論你是有宏偉的雄心壯志,還是追求平淡的幸福,日子都是一天一天過的,做好眼前事,才有資格談論接下去如何。
如果說我們目前處于冬天的話,能否給自己確定性,決定了你穿什么來御寒。
自身確定性強的人,身上披的是棉襖、羽絨服。無法為自己帶來確定性的人,身上穿的是背心、T恤。能否渡過這個冬天,都是未知數。
做大事者不糾結,成大器者不磨嘰
有一句話說得好:“做大事者不糾結,成大器者不磨嘰。”
但凡能成大事者,總是能做到知行合一,而平庸者卻在“知”與“行”之間,筑起了一條萬里長城。
所以,實現理想最快的捷徑,就是明確自己想要的,堅定自己選擇的,說干就干,從不猶豫。
要知道,我們永遠也不會“準備好”,但我們可以做到,聽到內心的召喚時,就立即起跑。
這時候,你甚至會發現命運的奇妙之處——跑著跑著,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靠近你苦苦尋找、想靠近的那個目標。
做好口碑。
當前,流量越來越貴已經是共識。拉新獲客越來越難,留存、復購就越來越重要。私域的邏輯,就是基于此。
我們常常說“以客戶為中心”,它所指的不僅是滿足新客戶的需求,也是維護好與老客戶的關系。讓你的服務產生“口碑效應”。
豪車毒創始人老紀說,同行都沒有做的,才叫服務。如果一種服務同行已經做了,那就不叫服務,而是義務。
好的口碑,往往來自符合甚至超出用戶的預期。有驚喜,用戶才愿意夸你、幫你傳播。
生意本就難做,如果企業口碑還不好,那么結果可想而知。
抱團取暖。
當下,越來越多的創業者正在抱團取暖。彼此之間,可能無法提供資金、業務、人才等實質性的幫助,但最起碼可以談談自己企業遇到的問題,聽聽建議,獲得啟發。
再退一步來說,即使得不到有用的建議,互相聊聊心事,傾訴心中的苦悶,防止負面情緒在內心的積壓,那也很好啊。
我們常說,創業者都是孤獨的,那種坎坷、挫折、困惑,不足為外人道。
沒關系。一張桌子,幾杯清茶,幾把椅子,兩三好友。敞開心扉聊一聊,足矣。
伙伴關系。
每家企業都有自己的生態位,都會有上下游,不可能孤立存在。在這個動蕩的時代,維護企業之間的伙伴關系,也很重要。
對業務合作方,多聯系聯系,更親密一點。對上下游企業,多換位思考,盡量體諒對方。
你能好,一定是很多人希望你好。緊密的伙伴關系,一定會對你有所助益。
人生,歸根結底就是一場自我探索的旅程。
很多時候,平庸或者優秀,都潛藏于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行動里,最重要的不是你曾經想到過什么,而是你最后做到了什么。
或許在未來幾年,我們都需要去面對一個更加充滿困境的時代與環境。
長路漫漫的民營中小企業,終究要扎實耕耘。
希望所有的從業者,能保護好那一份份寶貴的熱愛與堅持。
(責任編輯:休魚)
相關下載
BICES 2023陜西交通市政系統專業用戶座談會在西安召開
2023-07-18
BICES 2023河南交通市政系統專業用戶座談會在鄭州召開
2023-07-17
逐夢非洲,攜手同行!山河智能亮相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
2023-06-30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