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新型工業化,徐工攀登不止步
發布時間:2023-09-28 11:25
來源: 徐工集團
“新時代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實現新型工業化是關鍵任務。”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日前在北京召開,會上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就推進新型工業化作出的重要指示。
工業是綜合國力的根基、經濟發展的“壓艙石”。越是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和風險挑戰,越要筑牢這個堅實支撐。黨中央高度重視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的發展,明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
作為中國最大的工程機械制造商之一,徐工集團正在工程機械產業邁向世界級的進程中扛起發展大旗。瞄準2035年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這個總目標,徐工堅定“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國際化”發展道路,聚力打造創新開放、資源互補、互惠共贏、協同發展的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繼續領航攀登。
推進新型工業化,提升產業創新能力是根本動力
“布局‘國之重器’,破局‘卡脖子’難題,我們加快攻克關鍵核心技術,推動高端核心零部件早日實現國產化,牢牢占據產業鏈價值鏈高端。”徐工集團、徐工機械董事長、黨委書記楊東升介紹說,近年來,徐工在技術創新領域不斷實現新突破,先后獲得工信部授予的7個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或產品稱號。
以自主創新作為新型工業化的核心驅動力,中國制造加速奔向中國創造。
全球第一吊XCA2600、全球最大700噸級液壓挖掘機、全球最大扭矩的XTC180雙輪銑槽機、全球最大馬力GR5505礦用平地機、全球最高的窄軌履帶底盤伸縮臂起重機XCC2000、全球最大39噸壓路機…… 截至上半年,徐工機械累計擁有有效授權專利10586件,其中發明專利2817件、國際專利206件累計制修訂并發布實施的國際標準5項、國家及行業標準262項。就在最近,徐工又有百臺性能全球領先的履帶起重機海外交付,奔赴南亞。
加快提升產業創新能力,持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目前,徐工集團已經構建“5+1+1”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工程機械、礦山機械、農業機械、環衛機械、應急救援裝備+商用汽車+現代服務業),走上了內涵式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推進新型工業化,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重要力量
“近年來,徐工不斷加強數字化建設投入,持續穩固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底盤’,助力智能制造轉型升級。”徐工重型信息化總監李忠福介紹,以徐工集團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為例,目前已經建成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平臺和中央集控指揮中心,關鍵設備數控化率100%,以數據驅動研發端、制造端、市場端的業務協同。設備綜合利用率提升53%,研發周期縮短32.6%,生產效率提升39.1%,運營成本下降21.4%。
7月20日,在國家工程機械先進制造業集群(徐州)創新發展大會上,徐工集團和IBM簽署戰略合作協議,IBM將長期為徐工“智改數轉”項目提供專業的顧問資源和技術服務。距此次徐工和IBM簽約的一個半月前,徐工集團在6月5日召開“智改數轉”項目啟動大會,“智改數轉”成為徐工的“董事長一號工程”。楊東升提出,時代要求徐工不僅要回答好“數字化”的這道必答題,更要讓徐工“搶答”出行業最好成績。
推進新型工業化,促進工業綠色發展是重要底座
9月20日,BICES 2023開幕,這是全球具有重大影響力的高品質工程機械國際展覽盛會。以“數字驅動 綠色先鋒”為主題,徐工展出發布了8大板塊28款明星產品、智能化科技成果及成套化解決方案,其中,新能源產品全面發力,占參展產品總數約60%,向世界展現了大國重器的“鋼鐵睿智”。一年半以前,徐工集團發布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首個雙碳規劃綱要——《徐工碳達峰碳中和行動規劃綱要》,據2023年徐工機械半年業績報顯示,徐工新能源產品收入同比增長174.9%。
綠色發展,是新型工業化的應有之義,也是徐工變革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新型工業化體現綠色發展理念,走降低資源消耗、保護環境的綠色工業化之路。”徐工機械總裁、黨委副書記陸川在北京展上表示,“這既是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現實需要,也是工業化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保證。”
未來,徐工將在國家“雙碳”戰略目標的引領下,在產品服務的全生命周期內,聚力攻關綠色低碳核心技術與裝備,建立完善的綠色制造和綠色供應鏈體系,推進工程機械綠色產品、綠色裝備、綠色制造、綠色施工、綠色服務全面發展,做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先行者,做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引領者,做國家“雙碳”戰略的踐行者,做世界綠色美好家園的守護者。
推進新型工業化,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技術升級,徐工集團的全地面起重機,如今各項關鍵指標已經達到了全球領先,300噸以下全地面起重機的國產化率也已經由71%提高到100%,所有的關鍵零部件均實現了中國制造。”3月全國人大代表、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單增海就如何提升中國制造硬實力回答記者提問。
從71%到100%,是產業鏈不斷走向自主可控的生動縮影。
大國工業,擁有穩定且高競爭力的產業鏈至關重要。新型工業化,關鍵要打造新競爭力。
夯實產業基礎,努力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實現自主可控,成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著力點。
“在產業鏈的建設發展當中發揮引領和帶動作用,不僅體現在創新協同、市場協同,還有數字化協同、人才協同等等。”楊東升介紹,作為工程機械這條產業鏈的“鏈主”企業,徐工80年來始終堅守主業,大力實施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帶動江蘇省1000余家、全球4000余家上下游企業,走出了一條傳統支柱產業+戰略新興產業+核心零部件產業創新發展的道路,打造形成了齊全完備的工程機械綜合產業鏈。
提高產業鏈核心能力,補齊短板、拉長長板、鍛造新板,增強產業發展的接續性和競爭力……
7月20日,國家工程機械先進制造業集群(徐州)創新發展大會在徐州舉行,聚焦“1650”——江蘇省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50條重點產業鏈,聚力強群韌鏈,加快推動徐州工程機械先進制造業集群邁向中高端。這是繼6月初徐工XCMG蟬聯全球工程機械企業50強第三位后,徐州工程機械產業的又一個高光時刻。
緊緊扣住高質量這個關鍵詞,提高徐工制造的“含金”“含智”“含綠”量,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為推進新型工業化作出徐工貢獻。
(責任編輯:休魚)
相關下載
BICES 2023陜西交通市政系統專業用戶座談會在西安召開
2023-07-18
BICES 2023河南交通市政系統專業用戶座談會在鄭州召開
2023-07-17
逐夢非洲,攜手同行!山河智能亮相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
2023-06-30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