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BICES 2023 看工程機械邁進新能源時代
發布時間:2023-09-26 08:36
來源: 原創
作者: 王剛
2023年,國內工程機械行業仍處于下行調整的陣痛期,面對嚴峻的行業形勢和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企業以何種視角應對行業和世界的新變化顯得尤為關鍵。從BICES 2023就可以洞察趨勢:隨著新能源乘用車和商用車的發展、成熟以及國家對車輛排放要求的提高,工程機械行業正在加速向新能源時代邁進。
剛剛閉幕的BICES 2023總展覽面積超過15萬㎡,吸引了1300多家工程機械參展商,舉辦了上百場行業論壇,無論是展會規模還是參展效果,均創下展會創辦30年以來的新紀錄。有業內人士評價,BICES 2023最大成功之處在于,不僅演繹了新能源工程機械市場遞進與演變規律,并且展現出企業為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創造出的硬核產品力,以及其背后的產業基礎和產業鏈創新能力。
BICES(中國(北京)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及礦山機械展覽與技術交流會)儼然已經成為工程機械邁向新能源時代的重要載體和支撐。
“雙碳”驅動下新能源工程機械
在“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下,搶抓雙碳時代機遇,打通新能源技術鏈,覆蓋新能源全品類主機,已經成為工程機械技術產品創新的必由之路,在BICES 2023上這一趨勢尤為明顯。
作為BICES 2023展位面積最大的參展商,柳工以“延伸人類力量”為主題,展出的43臺產品其中16臺為電動系列產品,3款為混合動力產品,以此展示柳工智慧綠色機械延伸人類力量的硬核實力。
在柳工展區現場,首臺商用無人駕駛自主作業電動裝載機以直播形式展示用戶拌合站現場生產作業實況,作業全程無需遙控,無需人工干預,其智能和高效自主作業的實力贏得現場觀眾的認可。
中聯重科已經實現新能源“族群化”發展,累計下線100多款新能源產品,BICES 2023展出的3大類19款產品中,10臺為新能源產品,特別是土方機械板塊,6款為新能源產品,包括純電動及電動拖線挖掘機、滑移裝載機等,不僅具有零排放和降低運營成本的優勢,同時具備漏電保護等多重安全防護功能,安全性和環保性優勢顯著。
中聯重科兩款油電雙驅汽車起重機產品,可進行油電自由切換,支持多檔電流選擇,滿足各種常見工況作業需求。同時,新能源動力在噪音及操控性方面表現優異,大幅提升了作業的舒適性。產品的“高性價比、高回報率”贏得了眾多用戶的好評。
三一展區22臺設備中13臺是電動化產品,占比超50%,成為絕對主角。三一SW956E電動裝載機額定載重5.8t,自主研發VCU控制系統及電驅動力總成,匹配兩檔滑套變速箱,單手柄先導操控系統,兼具了傳統裝載機的穩定性和純電裝載機的響應快速特性。
2023年,三一完成50余款電動化產品開發,上市40款電動化產品,推出首臺全電控旋挖、首臺純電伸縮臂履帶起重機和首臺氫能攪拌車,并攻克20多項電動化關鍵技術,助力電動化產品在2023年上半年實現逆勢增長。
BICES 2023期間,徐工推出了15臺新能源主機產品,占參展產品總數約60%,其中可上綠牌混動全地面起重機XCA300L8-HEV增程模式高效油電轉化,每年節約運營成本效益顯著。
全天候、重工況、長續航,徐工全新孔雀系列大噸位高壓鋰電叉車;總重105噸電動礦卡XGE105;首款純電動無人駕駛三橋剛性礦車XDR80TE-AT;XC968-EV純電動裝載機;XE215E純電動挖掘機;HB62VH插混泵車、G4802BIIVE純電動攪拌車,徐工的新能源主機產品百花齊放,精彩紛呈,而這只是徐工綠色發展戰略行動的一個縮影。2023年徐工機械半年業績報顯示,徐工新能源產品收入同比增長174.9%。
以共和國長子之雄姿,太重集團在BICES 2023以“綠色裝備 智造未來”為主題向業界昭示進入工程機械產業的雄心,推出了一系列自主研發制造的新能源、智能化高端產品,研發混合動力、電動、氫能、甲醇動力等新能源動力裝備。據太重集團介紹,太重集團擁有世界上單一工廠規模最大、工序最全的挖掘機智慧工廠,正在建設行業最先進的柔性化、綠色化、智慧化工程起重機智能制造基地。以“一總部、多園區”的產業協同發展新格局為基礎,以“一重點、一中心、多基地”的技術研發體系為平臺,全力打造十大系列新產品,成為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集群。
純電、氫能和混合動力新能源工程機械,已經實現了成功應用,不僅在國內市場得到認可,并且在走向國際市場。據不完全統計,BICES 2023不僅有柳工、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徐工集團、安徽合力、杭叉集團、鐵建重工、臨工集團、太原重型、詹陽重工、晉工新能源、浙江鼎力、中鐵裝備、中交天和等國內工程機械自主主機品牌企業,展示新能源工程機械最新技術與產品,而且有卡特彼勒、小松、現代迪萬倫、濟寧邁斯伯爾、日立建機等外資主機企業積極參與。
政策加速推動新能源工程機械
眾所周知,環保政策推動零排放商用車應用效果明顯。早在2019年4月,生態環境部等5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就提出,自2022年起進出鋼鐵企業的鐵精礦、煤炭、焦炭等大宗物料和產品采用鐵路、水路、管道或管狀帶式輸送機等清潔方式運輸比例不低于80%。
就在近期,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一級巡視員李培表示,未來環境部在新、改、擴、建煤礦、鋼鐵、火電、焦化、煤化工等重要行業的核準類的項目當中,將清潔運輸保障作為項目申請書的重要內容和審核的要求,并作為后續監管的重點。
同時,生態環境部借鑒鋼鐵行業探索的經驗和模式,將在焦化、水泥、有色、化工等重點行業,分別進行推廣,開展全行業全鏈條改造,推廣零排放重型貨車和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
這無疑是新能源工程機械應用前景的重大利好政策。
城市商品混凝土行業已經全面打響綠色革命。根據上牌數據顯示,2023年1-7月新能源攪拌車累計銷售2333輛,同比大漲160.4%,其增速比新能源牽引車高出161個百分點。華東地區長三角核心城市動作尤其迅猛,例如杭州在蕭山、余杭、錢塘、臨平、富陽等各地選擇了1家以上的混凝土生產企業進行試點,在亞運會前投運純電動攪拌車150輛以上。無錫商砼行業采購了近40輛的純電動攪拌車,加快商砼行業綠色轉型進程,而在去年同期也未采購過新能源攪拌車。
像杭州、無錫這樣的長三角城市還有蘇州、嘉興等,今年都采購了不同數量的純電動攪拌車,而在去年同期均沒有采購過。
“雙碳”國家戰略背景,發展低碳綠色節能的新能源工程機械成為新的趨勢,而在政策的推動下,工程機械邁向新能源的進度正在不斷加速。
但我們也要客觀看到,新能源工程機械電池容量和充電時間,限制了純電動的連續工作時間和作業范圍。在偏遠地區或有限場所,限制了電動工程機械的使用。
此外,由于電池和電動系統的成本較高,導致電動工程機械的購買成本比燃油工程機械要高。因此誕生了眾多技術路線探索,如純電動、混合動力、插電式、燃料電池等技術路線百花齊放,根據具體的工程需求和環境條件,為終端用戶提供更多的應用價值。
與此同時,在關鍵核心技術研發、配套設施建設以及專業人才培養等方面,新能源工程機械先鋒企業也在加大投入,滿足用戶多樣化需求,在快速發展中為中國新能源工程機械構建競爭優勢。
(責任編輯:休魚)
相關下載
BICES 2023陜西交通市政系統專業用戶座談會在西安召開
2023-07-18
BICES 2023河南交通市政系統專業用戶座談會在鄭州召開
2023-07-17
逐夢非洲,攜手同行!山河智能亮相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
2023-06-30

點擊排行